泰國「春耕節」意涵:對「穀靈」酬頌敬畏的體現-下篇
(圖/泰國春耕節儀式)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自古東南亞農民將國王視為神聖之人,百姓視國王為力量的來源,可以駕馭在地的超自然力量,得使土地豐沃、農產豐收及百姓富足。泰人相信「召勐/เจ้าเมือง」(泰語有君主、領袖、王子、主人等意涵,是古代泰人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就是具有「大功德之人」(ผู้มีบุญ),而「功德」本身就是從宗教衍生的概念,此即意味著國王具備了神性的象徵。
泰人普遍相信事物的本質存有「靈(วิญญาณ)」與「魂(ขวัญ)」的元素,且每一種靈有其掌管的固定空間及權責範圍,因此管控陰陽兩界就需要兩種「人」:一是無形的靈界祖先,二是世俗的領地管理者(如召勐),這兩者關係必須保持平衡。易言之,「空間」的概念對於泰人非常重要,它代表了權利義務與社會階序。召勐對其轄下的農民與各村落負有保護之責,而下層的地方貴族(ขุนนาง)與農民對召勐則有進貢米糧、財物與服從的義務。
(圖/白線保護靈界空間)來源:泰國第3台電視劇「天生一對」劇情擷圖
2017年6月3日泰國政府舉行國家稻農和白米活動上,稻米廳即將來自全國社區大米中心的30噸稻米敬獻予詩琳通公主轉賜給國務院事務部常務辦事處,其目的是用於先王(九世王蒲美蓬‧阿杜亞德)陛下聖體火化儀式和皇家布施儀節。這種土地與王權經由稻米連結的概念,實踐了泰人對於空間與權力建構的模式,其中文化脈絡經過世代延續傳承後,不斷重複地再現於傳統及再製社會結構。
基於「萬物有靈論(Animism)」的「尚魂觀」是泰族重要的文化特色之一,任何事物不管有無生命,只要對人類有用的都具有「魂」,舉凡米魂、樹魂、屋魂,甚至連城市亦有市魂。魂是維持生命必備的物質,而無生命的物質也有魂,那是因為有特別的「靈」存在其中,至今大部分泰人都相信,精靈或鬼魂會干擾人們的生活,也相信一個人的生命力量必須安全地依附在身體之內。
以安魂而言,泰人相信人有32魂分佈於身體各部位,只有魂魄健全在定位時,人體才會覺得健康愉快,一旦發生魂飛魄散的情形,就必須設法將祂收回,以免遭受生病、失敗或死亡等厄運,因此全泰各區因地制宜發展出不同的請魂(ทำขวัญ)儀式,其中必包括「招魂(เรียกขวัญ)」、「舀魂(ตักขวัญ)」及「繫魂(เพิ่มขวัญ)」等三大步驟。
(圖/雨季後的「春武里府奔牛節」,為耕牛舉行喚魂儀式後的奔牛賽)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泰人在請魂儀式上十分講究,對待魂常用討好的做法及態度去面對,故習俗上應對不同的魂各有不同的儀式。東南亞、中國西南及閩南地區等族群大多相信稻米有魂之說,所以對於米魂就有特別的祈雨豐收儀式,而且根據傳統信仰,人與人之間的爭吵會激怒「穀靈」,造成米糧莊稼的成長失敗,一旦稻種播入土中,農民就會在田裡置放小袋米穀和其他食物,藉以供奉穀靈並象徵祈福。
(圖/雨季前的「東北火箭節」祈求降雨豐沛) 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除了「春耕節」外,泰國另有三個與農作生產極為相關的傳統節日,分別是在雨季前、中、後期的「火箭節/ บุญบั้งไฟ」、「守夏節/วันเข้าพรรษา」與「奔牛節/ประเพณีวิ่งควาย」:「火箭節」是在雨季來臨前,以施放火箭的做法來祈求豐沛降雨及袪災迎福;「守夏節」是在莊稼成長的雨季期間,禁止僧侶外出化緣避免踩踏稻穀造成損失;「奔牛節」則是在雨季結束後,為耕牛特別準備青草與果品舉行「喚魂」儀式,藉以慶祝稻作豐收及感念耕牛辛勞。此等融合佛教、婆羅門教與萬物有靈論之傳統節慶做法,基本上反映了泰人對於「靈」與「魂」之酬頌敬畏的態度與意涵。
(圖/雨季中的「守夏節」遊行活動)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延伸閱讀:
泰國「春耕節」意涵:對「穀靈」酬頌敬畏的體現-上篇
相關文章
泰國「春耕節」意涵:對「穀靈」酬頌敬畏的體現-上篇
『春耕節』模擬田耕耘大典,是東南亞國家尤以泰國為盛的傳統節日,『春耕節』一般在每年雨季開始的5月由王室選定吉日舉行,以慶祝耕種季節的開始。你知道春耕節對泰國有怎麼樣的意義嗎?
節慶與生活交融的泰國
節慶不僅是日常生活的調劑,更是文化旅遊的重要一環,將天然景觀、人文風情及傳統文化等特色結合,創造泰國各府獨有節慶觀光,期望藉由不定期的文化旅遊來帶動固定日期的節慶發展,將泰國獨特性、傳承性及價值性等文化意涵,透過節慶旅遊推廣出去讓全世界看見泰國。
月有節日、週忙慶典、日辦活動的泰國
別再以為去泰國只有「潑水節」慶典可以玩!其實每個泰國府都有專屬節慶活動可以遊玩,像是武里喃府─豬腳節、羅勇府─免費品嚐榴櫣節都是泰國著名大節日,今天就要帶大家一起了解泰國各府節慶活動,下次來泰國時可以一同歡慶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