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傳統民族服裝:「泰西合璧」的文化融合風貌-上篇

2017年1月6日泰國「世界日報」A10版「社會新聞」刊登一則標題為「驚艷!泰國環球小姐國服首亮相」之報導略述:2016泰國環球小姐冠軍Namtan Chalita穿著國服向各媒體及觀眾展示,正式公開角逐2016環球小姐「最佳國服獎」的泰國國服,該套名為「泰國寶石」的國服代表泰國形象,整體剪裁以傳統泰國服裝式樣為準,主推金黃色系,頭飾為金黃色的佛塔造型,並運用泰國民眾喜愛的瑪瑙、寶石點綴,衣服上的所有刺繡、寶石,全都是由泰國知名傳統技師手工縫繡,不僅展示泰國傳統文化、穿著特色,還能襯托Namtan Chalita小姐高貴典雅的氣質,整套服裝重約14-15公斤,金光閃閃,非常耀眼,希望能在世界舞台展示泰國傳統文化及精湛手工技藝等云云。由此得知,「泰式風貌」的傳統服裝設計理念,是一項涉及文化習俗、宗教信仰、歷史哲學、色彩美學、審美觀念及人體工學的創作概念,更是一種融合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跨界工藝,目的是希望藉由泰式傳統服裝的直觀效果,來彰顯及宣傳泰國國家意象及民族特色。
 

2016環球小姐角逐「最佳國服獎」的泰國國服「泰國寶石」

(圖/2016環球小姐角逐「最佳國服獎」的泰國國服「泰國寶石」)來源:泰國環姐
 

泰國2016環姐國服-泰國寶石近照(腰部)

(圖/泰國2016環姐國服-泰國寶石近照(腰部)
 

泰國2016環姐國服-泰國寶石近照(手臂)

(圖/泰國2016環姐國服-泰國寶石近照(手臂)
 

人類穿著服裝最初只是為了保暖、遮羞及美化等三大功能,因此世界各民族傳統服飾的式樣與特徵,是與在地氣候條件、居住環境、製衣材料、宗教信仰、階級制度及民情風俗等

具有密切關聯,並隨著社會變遷、經濟發展及所得提高等現代化過程,促使服裝的功能性不再成為主要關心重點,附加所謂「流行」與「時尚」的無形價值逐漸取代「保暖」與「遮羞」的有形功能,最終形成「族群認同」的集體識別意象。
 

泰國傳統服裝-8款泰服示意圖

(圖/泰國傳統服裝-8款泰服示意圖)來源:詩麗吉皇后博物館出售的磁䥫紀念品圖例
 

西元1972年1月12日泰國郵政公司曾發行一套「泰國傳統服裝/ชุดไทยเดิม」套票,票圖分別展示17世紀清善(เชียงแสน)時代、13-14世紀素可泰王朝、14-17世紀大城(阿育陀耶)王朝及18-19世紀曼谷(那達納哥辛)王朝等不同時期風貌各異的「傳統」服裝,可見「傳統」並非墨守成規或一成不變,它是會隨著生活型態、宗教信仰及國族意識的變遷而產生質變,進而對當代服裝的審美觀與價值觀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泰國在不同朝代、族群及聚落,其所謂「傳統服裝」的造型及式樣均有不同。暹羅大城王朝時代,上自宮廷仕女下到平民百姓均以穿著泰式紗籠(ผ้าซิ่น)為主;
 

泰國大城時期傳統服飾及建物

(圖/泰國大城時期傳統服飾及建物)來源:楊俊業博士
 

節基曼谷王朝五世王朱拉隆功大帝之前,宮廷仕女為追求復古風潮,曾改穿源自印度的高棉吳可式傳統褲裝Jongkrabane/ โจงกระเบน(一塊長布環繞腰際打結固定後,再把布的兩端捲拉過兩腿間並塞到腰背處,形成類似蓬鬆的燈籠褲造型)
 

高棉吳可式傳統褲裝

(圖/高棉吳可式傳統褲裝)來源:liekr.com
 

但由於暹羅自拉瑪四世王蒙固開始西化,五世王更成為第一位踏上歐洲土地的東亞君王,因此拉瑪五世時代的泰國傳統服裝開始出現「泰西合璧」的融合風貌,即女性上衣穿著典型的維多利亞式羊腿袖(Gigot Sleeve),下身則搭配Jongkrabane褲裝,再穿搭及膝長襪和鞋子,而男性上身穿著Rajapataen/ราชปะแตน(五顆鈕扣置中的立領硬挺白夾克),下身則與女性裝束相同。
 

五世王時代男女裝

(圖/五世王時代男女裝)來源:楊俊業博士
 

另自幼留學歐洲的六世王瓦吉拉伍德登基後,為了強化邏羅的國家意識及泰族的族群認同,宮廷仕女於是又棄高棉式褲裝而改穿回泰式紗籠裙裝,但將「蘭納」傳統式紗籠的裙長改短,條紋與顔色亦趨崇尚簡單樸素。拉瑪八世起,泰國男子已慣穿襯衫、長褲、制服或西裝,而女性則喜愛西式裙裝或連身褲裝,至此所謂泰國「傳統服裝」已幾盡西化,直到上世紀60年代後,拉瑪九世王后詩麗吉(สิริกิติ์ กิติยากร)為了陪同蒲美蓬國王出訪、振興傳統紡織(มัดหมี่/泰絲紮染編織法)及型塑國族認同等需要,開始委託國際設計師運用泰國編織、刺繡與傳統染料,參照暹羅各朝傳統服裝式樣,重新設計八款女裝及三款男服,定名為「泰國皇室傳統服裝/ชุดไทยพระราชนิยม」,並規定名媛仕紳在社交場合必須依活動性質,相應選擇合適服裝穿著出席,如此才讓泰式服裝得以保留並不至徹底西化消失。
 

泰國傳統服裝-詩麗吉王后織品博物館藏泰服

(圖/泰國傳統服裝-詩麗吉王后織品博物館藏泰服) 來源:詩麗吉皇后博物館文宣資料

 

延伸閱讀:
泰國傳統民族服裝:「泰西合璧」的文化融合風貌-下篇

楊俊業 博士
駐節出使俄羅斯聯邦、蒙古國及泰王國等友邦之資深外交官
足跡遍及歐洲、亞洲、非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等近50國,在行腳萬里路與接觸異民族後,悟得須以人性態度來分析文化,用文化角度去觀察歷史,藉歷史高度做時事推論之邏輯關係,因此筆下常藉時事案例探究歷史源淵,追溯文化背景,以期回歸人性初心為文字目的。
我要分享

相關文章

2018/08/10

泰國傳統民族服裝:「泰西合璧」的文化融合風貌-下篇

泰國傳統服飾的造型與款式,雖曾隨著時代背景或時尚潮流有所變化,但其本質內蘊的歷史意識、傳統思維及歸屬認同等文化脈絡,經過多年泰西文化的涵化作用而形塑出一種獨屬「泰式風貌」的符號標誌被世人認同。泰式風貌的服裝是什麼模樣?怎麼穿呢?

2018/09/25

深受華人文化影響的泰國節慶

你知道在泰國第二大民族是哪一族嗎?答案就是華人占泰國總人口14%,因此衍生許多跟華人相關節日,到底泰國華人節慶跟台灣節慶是否一樣呢?將在文章為大家一一介紹!

2018/09/21

泰國寶石文化:從泰國第十世國王加冕皇冠談起

世界上80%的紅、藍寶石都由泰國生產、加工到世界各地,因此泰國擁有世界一流的珠寶加工技藝,與美國、印度、以色列和比利時並列為全球五大珠寶加工中心。泰國的寶石設計常以精緻、巧思組合成具有泰國民族元素的珠寶飾品,因此讓「在泰加工」已被全球珠寶業界視為優良工藝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