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生一對」瞭解泰人生死輪迴觀-由泰國九世王火葬亭設計概念談起-上篇
2017年10月11日及11月2日泰國「世界日報」A3版「泰國新聞」分别刊登標題為「火化亭建築設計展開幕」及「工藝傳統融合 火葬亭開放參觀」之報導略述:泰國創意設計中心(TCDC)舉辦傳統火化亭建築設計風格-串聯宇宙的設計理念主題展覽會,副總理巴金上將主持開幕式,展覽會分為「宇宙的啟示和泰式建築設計」等四個展區;
第九世王蒲美蓬陛下火葬大典使用的火葬亭,從11月2日起開放民眾參觀,這座集合全泰國頂級工藝師並保存傳統文化經典的藝術建築,其設計概念源自佛教「須彌山」,就是眾神居住的神山,周邊有神獸雕像和佛教布置,代表故王火化後升天,而火葬亭建築共有三層,第一層4個方位立有獅(東)、馬(西)、牛(南)和象(北)等神獸,各有其代表意義。
(圖/「須彌山」概念構建的泰國九世王火葬亭模型)來源:楊俊業博士
由此得悉,泰國九世王蒲美蓬陛下火葬亭的整體設計理念,糅雜有佛教、印度教與萬物有靈論等綜攝教義與在地實踐,強調神靈位階與因果輪迴的觀念,這套泰人信仰的生死觀運作系統,不僅視為宗教信仰的教義解釋,更是上位者鞏固政權的合理基礎,內蘊君權就是神權,國王即是神之化身,也就是「聖王」與「真命天子」的代表,因此泰國巴育軍政府才會肯定泰劇「天生一對/บุพเพสันนิวาส」以「生死輪迴」與「因果業報」等形上概念,輔以保國衞民的愛國情操演繹全劇,成功傳達「敬神、忠君、愛國」之傳統社會價值觀,特別有利安定全國民心與鞏固社會秩序。
(圖/天生一對劇照海報)來源: 泰國第3台電視劇宣傳海報
以下從四方面探討:利泰王三界觀的地理元素、泰式佛巫交融的信仰文化、功德與輪迴的業力作用、還債與修行的孝道觀念。
一、 利泰王三界觀的地理元素:
西元1345年素可泰王朝第五世利泰王(พระมหาธรรมราชาที่1/พระยาลิไท)在位時,曾親自偕高僧編寫有關”上座部佛教教義”及”宇宙觀”的宗教故事--「關於三界的佈道/ ไตรภูมิกถา(ไตรภูมิพระร่วง)」。
(圖/素可泰王朝-歷史遺跡公園1)來源:楊俊業博士
(圖/素可泰王朝-歷史遺跡公園2)來源:楊俊業博士
其內容闡述以「須彌山(เขาพระสุเมรุ)」為世界中心,是由具淫食二欲眾生所住的「欲界/กามภูมิ」(11ชั้น)、摒除淫食欲但仍有物質身的「色界/รูปภูมิ」(16ชั้น)與最後超脫物質身達心識於深妙禪定的「無色界/อรูปภูมิ」(4ชั้น),總計三界31層輪迴境地(วัฏฏสงสาร 31 ภูมิ)的垂直結構所組成,這種階層概念對泰人日後的信仰、文學、藝術、壁畫、寺廟、宮殿及火葬亭建築等創作,奠定無比深遠的框架式影響,也使得泰國不論在大皇宮、鄭王廟(黎明寺)、佛塔或火葬場等建物設計,無不充滿了利泰王所述三界觀的地理元素。
(圖/鄭王廟1)來源:楊俊業博士
(圖/鄭王廟2)來源:楊俊業博士
「天生一對」劇中女主角嘎拉給(การะเกด)與給蘇蘭(เกศสุรางค์)靈魂出體的穿越場景-柴瓦塔那蘭寺(วัดไชยวัฒนาราม),正是承襲自利泰王三界觀的概念構建,在群塔中央有一座象徵須彌山的高棉式大型高塔,四周建有四座中型塔,外圍再伴有8座小塔及門廊環繞,並以120尊坐佛圍繞這13座塔的周圍。
(圖/柴瓦塔那蘭寺-天生一對穿越場景)來源:楊俊業博士
同樣的,泰國九世王的火葬亭也是依據須彌山意象,以三層四面及九座鍍金佛塔組成,最上層的中央大塔分別被第二層四座中塔及第一層四座小塔漸次圍繞,象徵著被七重圍輪山海、四座漂浮大陸與一片汪洋圍繞的意涵。另外,泰國佛塔的基座及塔頂,經常有7層及31層的線條裝飾,其結構特徵所反映的符碼概念,即是7重圍輪世界與三界31境地之象徵意義。
相關文章
從「天生一對」瞭解泰人生死輪迴觀-由泰國九世王火葬亭設計概念談起-下篇
從天生一對中延伸瞭解泰人生死輪迴觀,為什麼泰國會那麼重視?具有「大功德之人(ผู้มีบุญ)」的國王火葬大典,即是藉由火葬重返忉利天界,儀式本質內蘊歡慶意義...
從「天生一對」看泰國「貝葉文化」的在地實踐-上篇
藉由天生一對這一齣劇讓更多人思考,為什麼泰國社會迄今仍傳承奉行「貝葉文化」的生活案例與多元實踐。貝葉文化的傳承可以從不同的現在社會中看到,詳情請閱...
泰國數字文化:解讀泰式幸運數字密碼-上篇
數字密碼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載者,通過數字的內涵與外溢,可以知悉古代先賢智者為後代子孫留下的思維模式、哲學思想、宗教理念等寶貴精神遺產。這種對數字的好惡與禁忌,其實正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跨文化現象,只是數字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形式各有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