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宗教文化探源-泰人信仰的是純粹斯里蘭卡大寺派上座部佛教嗎?

2019年2月20日泰國「世界日報」標題「萬佛節法會 曼谷市府集體齋僧」報導略以:曼谷市長阿沙雲警上將表示,「萬佛節」是泰國四大佛教節日之一,循慣例定期在每年陰曆3月15日月圓之日舉行,曼谷市政府也按傳統舉辦集體布施和禮佛法會,並向民眾弘揚佛法,宣揚佛教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同時還動員各部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參加義務打掃寺廟活動,倡導佛教善信遵守佛教戒律,靜心禮佛等語。由此得知,泰國對於四大佛節之一的「萬佛節」極為重視,是泰人禮敬佛陀與弘揚佛法的重要節日,每年泰國政府依據佛教陰曆3月15日訂為國定特別假日,全國放假一日舉行慶祝活動。
 
泰萬佛節法會
(圖/泰萬佛節法會)資料來源:泰國世界日報

泰國傳統使用佛曆紀年,但月份和日期則採用西曆(格里曆)計算。泰國佛曆紀年是以佛滅度(涅槃)次年(公元前543年)開始起算,故此基準年相較斯里蘭卡和緬甸等國以佛滅度當年(公元前544年)起始的紀年方式要少算一年。歷史上泰國曾採用陰曆五月初一為陰曆年首日,直至公元1882年才改為西曆四月一日為新年起始,但因舊制新年與西曆算法差異甚大,造成不便與國際社會交流與接軌,因此泰國再於公元1941年改以西曆一月一日為新年元旦,但佛教社會和民間實踐仍兼採佛教陰曆(ปฏิทินปักขคณนา),所以一些重要的佛教節日與僧人作息,如萬佛節、衞塞節、三寶佛節、守夏節、解夏節、水燈節,或每半月僧人誦戒及每月四次佛日等等,依舊循例採用佛教陰曆推算節日。
 
三寶佛節超市禮佛用品出售&泰國水燈節
(圖/左-三寶佛節超市禮佛用品出售、右-泰國水燈節)資料來源:楊俊業 博士

泰族於公元1257年建立第一個素可泰王朝之前,在這片所謂「泰境」的廣大區域內,曾經是以柬埔寨吉蔑族人、緬甸孟族人為主要的主宰勢力,境內各民族除已先受不同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宗、原始上座部)文化影響外,部分人民亦或兼有信仰婆羅門教與印度教,或有信奉巫覡與鬼神等泛靈信仰,其後於13世紀中葉才逐漸隨著斯里蘭卡大寺派上座部佛教的傳入而漸趨融合,但泰人信奉鬼神與物靈的潛意識仍存在並延續迄今。舊時泰人信奉鬼神與今日泰人信仰的深淺程度具有顯著差異,因為在素可泰時代曾發現一則碑文銘記:「祭奉鬼神,國家平安,享祚久遠‧‧‧不祭奉鬼神,鬼神不作保護,國家會有災難」,足以反映舊時泰人堅信鬼神具有強大威力,必須敬畏有加,因為鬼神能主宰人世禍福,並可確保國家與人民的生存安全。
 
泰國素可泰王朝遺跡
(圖/泰國素可泰王朝遺跡)資料來源:楊俊業 博士

泰族於十二世紀立國前,這片土地其實早已接受來自不同民族(吉蔑族、孟族、羅斛族)或王朝(吳哥、室利佛逝、蒲甘)的直接統治或間接影響,因而順勢傳入不同部派的佛教或其他宗教信仰,其先後過程可梳理為四個階段:

1. 原始上座部佛教:印度阿育王(Aśoka Maurya)於公元前三世紀(前247年)護持第三次佛教大結集後,曾經派遣九支僧團傳教師分赴邊區及外國弘法,其中一團由須那(Sona)與鬱多羅(Uttara)二位長老率領前往「金地」(Suvannabhumi);目前所謂「金地」之確切區域並未被史料證實,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金地」是泛指下緬甸以迄馬來亞一帶區域,但泰人則堅持「金地」就是以泰國佛統為中心的地區。公元六世紀,孟族人在佛統一帶建立以信仰上座部佛教為主的「堕羅缽底(Dvaravati)」國,而「堕羅缽底」又在公元九、十世紀時,被以信仰婆羅門教及大乘密教的柬埔寨吳哥王朝侵滅。
 
泰國上座部僧侶清晨赤腳托缽化緣
 (圖/泰國上座部僧侶清晨赤腳托缽化緣)資料來源:楊俊業 博士
       
2. 大乘佛教:公元八世紀,信仰大乘佛教的爪哇室利佛逝國力強盛後,其傳教師越海傳教至馬來亞、柬埔寨與泰境南部(未及中、北部)等區域。及至公元九至十二世紀,柬埔寨吳哥王朝強盛期間,又再將婆羅門教及大乘佛教等信仰,進一步深入地傳播至泰境如羅斛、素可泰、披邁等區域。
 
(圖/吳哥窟佛像石刻)資料來源:fefechen(pixabay)

3. 蒲甘上座部佛教:公元十一世紀中葉,緬甸信仰上座部佛教的蒲甘王朝勢力崛起,因而將上座部佛教傳播至泰族在泰境北方建立的「蘭納」及「蘭滄」兩個城邦國,而後「蘭滄」一系續向泰境東北部發展,其後自然也影響寮國的宗教信仰。 
 
緬甸蒲甘佛教遺跡
(圖/緬甸蒲甘佛教遺跡)資料來源:vinatourist83(pixabay)

4. 斯里蘭卡大寺派佛教:公元十三世紀中葉,泰族正式建立素可泰王朝後,致力弘揚斯里蘭卡系佛教,不久全國就完全轉變成信仰斯國大寺派上座部佛教,而原先傳自柬埔寨的大乘佛教便開始衰亡,至於早先經由蒲甘傳入泰北的上座部也相應式微。素可泰王朝之後的阿育陀耶王朝、吞武里王朝,以迄現今的王朝,各朝均以斯國大寺派上座部佛教為主流信仰,著重落實僧伽制度,加強僧眾教育,廣泛編集經典及提倡巴利語教學研究等佛事工作。
  
泰國阿育陀耶王朝時期遺址&泰國卻克里王朝十位國王及建築
(圖/左-泰國阿育陀耶王朝時期遺址、右-泰國卻克里王朝十位國王及建築)來源:楊俊業 博士

公元六世紀孟族人於泰境佛統一帶建立的「堕羅缽底」,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在東南亞建立的最早據點之一,其相較早期其他強大的王國,如柬埔寨的吳哥與爪哇的室利佛逝,雖另以大乘佛教、密宗、婆羅門教為主流信仰,但都未能在東南亞延續流傳。泰人建立素可泰王朝後,因上承堕羅缽底時期的宗教文化政策,獨尊斯里蘭卡大寺派上座部佛教,於是形成全民統一信仰,造成原自柬埔寨傳入且由多數人信仰的大乘佛教開始衰亡,然其衰亡過程並非驟然消失,而是由最初的兩派體系,逐漸朝斯國大寺派上座部趨近融入,而這種宗教綜攝的融合現象,其實在當時的緬甸、孟族及柬埔寨等地已
成為共通的涵化趨勢。
 
爪哇大乘佛教佛塔遺跡-婆羅浮屠
(圖/爪哇大乘佛教佛塔遺跡-婆羅浮屠)來源:PublicDomainPictures(pixabay)

素可泰王朝獨尊7派上座部佛教的原因,除了要擺脫吳哥王朝信奉大乘佛教的宗教文化及政治勢力影響外,泰王尤其尊崇大寺派僧團所持戒德莊嚴及精研三藏之堅持,故特別迎請當時已在泰南洛坤弘法的斯里蘭卡僧團北上素可泰,而當該團抵達王城後,國王又專門建寺供養並協助發展,復因當時素可泰、蘭納、柬埔寨、孟族等地僧人,又自發前往斯國重新受戒及求學三藏之風已盛,因此泰境內原有的其他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大乘密宗、婆羅門教及萬物有靈論等宗教信仰遂逐漸隱沒,但其等信仰之「基因」卻早已融入泰人的日常生活作息,於焉形塑出現今極具泰國國家特色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
楊俊業 博士
駐節出使俄羅斯聯邦、蒙古國及泰王國等友邦之資深外交官
足跡遍及歐洲、亞洲、非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等近50國,在行腳萬里路與接觸異民族後,悟得須以人性態度來分析文化,用文化角度去觀察歷史,藉歷史高度做時事推論之邏輯關係,因此筆下常藉時事案例探究歷史源淵,追溯文化背景,以期回歸人性初心為文字目的。
我要分享

相關文章

2020/10/22 VIP

泰國僧伽組織與佛學教育制度-從十世王撤銷法身寺住持爵位談起

素可泰王朝自十三世紀中葉成立以來,泰國佛教僧團便仿效斯里蘭卡上座部僧團,建立一套完整的僧伽組織系統。至阿育陀耶王朝時期,上座部佛教益為發達,僧伽人數更相應大增,僧伽行政組織除沿襲素可泰王朝舊制,另對弘揚佛法有功的僧人及具足德學比丘,依程度尊封九級爵位。

2019/04/15

泰國佛牌聖物探秘-上篇

佛牌,是泰國佛教獨有的信仰膜拜聖物,泰國人相信佛牌可以帶來不同賜福能量,甚至政府還發行紀念郵票來向世人介紹泰國特有之佛牌聖物,究竟哪些是泰國公認具有歷史意義及神蹟傳說的佛牌?

2020/12/17

泰國固權安民的法寶:歷朝護持佛教傳承的文化脈絡-上篇

泰國是一個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國家,泰族自公元十三世紀中葉正式建立素可泰王朝起,各朝即致力弘揚斯里蘭卡大寺派上座部佛教,並戮力落實僧伽制度,加強僧眾教育,廣泛編集經典及提倡巴利語教學研究等佛事工作。